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组织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20家单位共同编写的《食品工业发展报告(2016年度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已连续第四年出版。《报告》全面总结、客观评价了我国食品工业年度发展的整体状况,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,同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参考及指导意见。
《报告》前言中指出,新形势下,食品工业必将继续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作用。全行业将深入贯彻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发展理念,加快实施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战略,不断改善供给结构,提高供给质量,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安全、多样、健康、营养、方便的食品消费需求。
凝聚行业权威力量
铸就极具影响力品牌
《报告》再度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组织,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5家全国性行业管理和科技组织以及涵盖行业的15家全国性行业协会参加。各参编单位既发挥出各自优势,又相互形成资源互补,通力协作,努力将《报告》打造成为具有“时效性、可读性、专业性、权威性”的行业精品,形成极具影响力的品牌,为政府建言献策,为行业答疑解惑。
《报告》由综合篇、行业篇和附录等三部分组成。其中,综合篇围绕我国2016年食品工业总体的发展状况、产业地位与构成、面临形势及发展趋势研判、政策建议五大板块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;行业篇对我国2016年食品工业的15个重点行业,包括肉类加工业、乳制品工业、水产品加工业、饮料工业、制糖工业、方便食品制造业、发酵工业、酿酒工业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、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、罐头食品制造业、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、调味品制造业、茶加工业、食品装备业进行全面论述;附录汇总了2016年我国有关食品行业的重大法律法规和管理文件、食品标准技术规范,以及参与编写单位简介等,本年度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单再次被列入其中,以方便读者查阅。
回顾“十三五”开局状况
客观评价发展成果
《报告》回顾了2016年食品工业发展状况,指出: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食品工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大创新力度,加快转型升级,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,在刚性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推动下,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。生产平稳增长,市场产、销衔接基本稳定,效益、投资、对外贸易持续增长,食品工业在保障民生,拉动消费,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《报告》中数据显示:2016年,41494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.1万亿元,同比增长6.5%,高出全部工业1.6个百分点,增幅比2015年同期扩大2.0个百分点。食品工业资产占全国工业的6.1%,主营业务收入占9.6%,利润总额占10.5%。据测算,2016年,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.3%,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10.7%,拉动全国工业增长0.6个百分点,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。
放眼全球经济新常态
直面行业发展新形势
当前,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,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在关键期,小康社会建设处在决胜阶段,我国食品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。
《报告》中针对“三品”战略、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等现行重大国策,深刻剖析了我国食品行业发展面临的四大形势:(一)品牌时代来临,产业融合发展加快;(二)新技术不断涌现,食品工业发展空间增大;(三)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全面实施,食品工业国际化发展加快;(四)成本逐年攀升,企业生存压力加大。
四大趋势研判与政策建议
引领行业加速转型
《报告》亦对2017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,指出:2017年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重要一年,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。食品工业将不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,加快推进转型升级,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。
对此,《报告》提出了四大发展趋势研判,包括:(一)经济步入新常态,食品工业平稳增长;(二)节能减排要求提高,食品工业绿色发展加快;(三)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,产业转移进入新阶段;(四)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,食品工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。同时就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,提出四大政策建议:(一)优化产业发展环境;(二)加大政策扶持力度;(三)深入推进结构调整;(四)注重发挥行业组织作用。
免责声明:本网转载上述内容,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、完整性、合法性、可操作性或可用性承担任何责任,仅供读者参阅。